威立雅亚太区董事长马凯:与苏伊士的合并是成功的|每日热文
(图片来源:CFP)
【资料图】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2023年1月,马凯(Christophe Maquet)已经履职威立雅亚太区董事长接近两年时间,但这次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
马凯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疫情之后这是我首次来到北京,2021年我曾经到访过上海。过去两年里我们遇到一些挑战,现在疫情防控已经放开,经济开始复苏。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有信心,现在也可以直接和客户见面了。”
马凯来到北京的日程非常忙碌。3天时间里,他的行程不仅包括拜会政府、国际机构以及在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还亲自出席和见证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的签约仪式。
马凯表示,刚刚结束的2022年对威立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完成了对苏伊士的全球合并。合并以后,双方的项目协同发展。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创新在威立雅展开,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1月30日,马凯接受了经济观察记者的专访。在专访中马凯表示,2022年关于苏伊士的合并是顺利且成功的,之前的融合是内部的融合,现在公司已经进入到外部融合,如何结合两家公司所有的技术和各方面的优势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服务,这是现在要做的。
经济观察报:威立雅未来的业务主要在工业服务、能源转型和能效提升、循环经济,能否详细解释下公司为什么会定位在这三个方面?是基于哪方面考虑?
马凯:随着中国环保力度的提升,工业生产企业和园区都将环保工作视作重中之重,监管的加强对于威立雅的业务有正向促进作用。另外一个就是中国提出的“双碳”计划。这对于所有工业客户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于威立雅来说更是如此。对工业园的服务,威立雅在成都和重庆已经有成熟的项目,未来会继续深挖机遇。
对于一个致力于提供能源、废弃物和工业服务的公司来说,工业服务是核心业务之一,威立雅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自身发展。能源、水务和废弃物和减碳直接相关,尤其和双碳目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经济观察报:对于2023年,新的市场战方向有哪些方面?
马凯:2023年,威立雅将着重推进我们的影响力2023计划。根据影响力2023计划,我们将继续在能源、水务、废弃物等方面加强发展。在威立雅自身层面和客户层面,都会进行脱碳业务,还会有更多创新活动。2023年中国也在进行转型,比如“双碳”。这也使得对未来的发展,威立雅非常乐观,我个人也是。
我们有能力在2023年发展的更好,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发展的更好。特别是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放开,我也能够亲自和我们的重要客户见面,能够到访中国的重要城市,包括北部地区、江苏、上海等。当然,最重要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此行第一站,也是威立雅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区域。
威立雅每四年都会做一次战略计划,上一次战略计划是在2019年制定的,涵盖的是2020-2023年。这次的战略是2023年制定,是2024-2027年战略计划。战略计划分为两个,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明威立雅将要发展的业务、维持的业务以及减少的业务;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计划,连接的是员工和业务。威立雅同时让所有的业务单元提出自己的计划,之后会整合所有业务单元的想法,并在年底做出一个方案。
关于在华投资的具体工作可以在公司的2024-2027年战略计划中看到,该计划明年初就会发布。
经济观察报:威立雅和苏伊士合并进展如何?目前,苏伊士仍保留一些业务未并入威立雅,原因是什么?
马凯:目前来说,威立雅对苏伊士的全球并购已经全部结束了。我们2021年开始欢迎苏伊士的员工加入威立雅,到2022年这个过程非常顺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所有业务的整合,收购是非常顺利的,一共有40000名左右前苏伊士员工并入威立雅,并入之后,双方员工融合的很好,比如汪铭豪(威立雅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总裁)就是前苏伊士的负责人之一,之前我们的融合是内部的融合,现在进入到外部的融合。如何结合这两家公司所有的技术和各方面的优势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公司现在要做的。
这个并购是顺利而且成功的。比如,9月份集团刚刚进行了增资计划,增资计划是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来实现的。我们发现无论是从人数还是额度,员工都非常积极,数字很大。实际上现在威立雅的持股情况来看,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持股的不仅有威立雅员工,也有新来的原苏伊士员工,这些员工不仅是来自总部还有来自各个地区的。这既说明合并的成功,也体现了信心。
现在的苏伊士还保留了一些项目。这背后有几点原因,第一是因为欧盟和英国的反垄断措施,如果两家公司合并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太大的集团,这是不允许的,尤其是英国的反垄断法和欧洲的部分地方,比如英国,所以苏伊士还是继续存在。另一个原因,苏伊士是一个上市公司,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管理层反对全方面并购,所以根据对方的要求和监管的需求,在中国,他们还留下了所有的水业务和部分固废业务,除中国以外,亚洲其他地区所有的苏伊士业务我们都已经接收过来了。
经济观察报:2022年威立雅整体经营状况如何?
马凯:前两年我们受到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俄乌冲突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的发展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公司第四季度的财报还没有出来,因此,我只能和大家分享前三季度的数据。威立雅在全球层面,前三季度营收上涨13.2%,达到300亿欧元,合2300亿人民币,已经完成了我们2022年的目标。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增长超过19%,达到22亿欧元。
虽然公司第四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通过前面的趋势,我们可以非常乐观地预测第四季度的数据也会比较亮眼。所以我对2023年的发展抱有非常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公司取得如此出色业绩的背后有三点原因。首先第一点,威立雅是一个跨国大型企业,在45个国家都有业务分布,而且公司的业务,包括水、固废、能源等多个板块,各个板块可以互相补足,这使得公司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逆势上涨;其次,威立雅对苏伊士的全球并购非常成功。双方业务有协同作用,这也是前三季度业绩亮眼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公司的服务能够达到客户预期。这些原因都使得公司可以在逆境中发展,使得威立雅可以贴近客户,推出一些符合需求的新项目,比如说碳减排、循环经济等。这也是公司随着市场调整,持续增长的原因。
2022年,中国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威立雅的发展仍然有目共睹。现在疫情已经逐步放开,我对威立雅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威立雅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30多年了。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市场。
威立雅在中国将来会有更多的发展计划。正如我刚才所说,2022年的发展环境并不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威立雅仍然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说我们和另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晋能控股的下属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污水处理和回用服务。另外,公司还在青岛和芜湖分别中标了土壤修复项目,开拓了新的业务类型,比如为上海博物馆提供室内空气净化服务等,因此我非常期待2023年的表现。
经济观察报:威立雅去年在中国遇到了哪些具体困难?
马凯:2022年中国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减缓也造成我们的废水量上出现了下降。威立雅在中国的业务包括市政水务、市政能源、工业服务和废弃物管理等各个方面,不同方面的发展有所不同。可以看到市政水务的发展还是保持韧性。但是相反,市政能源就受疫情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工业方面,由于生产活动减缓我们的处理量有所下降,我们通过挖潜、提高运营效率进行了弥补。
正如我之前所说,2022年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受到了限制,我们也没有办法拜访客户,但是威立雅是一个大型企业,有能力从各个业务领域做出平衡。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也对客户造成不利影响。这些所有的困难都和疫情防控有关,既然现在疫情放开,我们对经济复苏和客户发展都非常有信心。这些也同样会驱动威立雅的发展。在疫情三年公司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公司和员工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灵活性和韧性,很好的化解了风险,去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也很亮眼,第四季度的表现也不会差。
经济观察报:在中国“双碳”目标下,威立雅有哪些计划和市场机会?
马凯: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其他一些国家也提出了减碳计划。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对于威立雅具有指导意义。威立雅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碳减排的解决方案,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环境服务企业。去年威立雅帮助全球减排1100万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是80万吨。
我们实现碳减排的路径包括几点,其中第一点是能源转型、我们在很多地方都使用本地能源,比如堆肥和生物质燃料,帮助客户实现碳减排。例如在黑龙江克东县的供热项目,通过实施煤炭向生物质转型,实现碳减排12万吨每年。同样在四川宜宾和山东滨州工业园区,我们也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生物质能源利用。
对于一些暂时无法做到百分之百脱煤的项目,我们也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比如说在哈尔滨的供热项目,威立雅通过高质量运营,成功帮助客户减少18万吨碳排放。
另一点是对于循环经济的推动。比如天津碱厂,我们为客户提供废水回收服务,有30%的废水得到重新利用,成为工艺用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是减碳措施。
还有一个是塑料回收计划。威立雅去年发布了一个塑料回收计划,今年在中国也会同样发布该计划。集团总部的塑料回收计划整合了威立雅全球37个塑料回收工厂,旨在向全球可以推动塑料回收和减排。我们可以对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很多工业,比如包装、纤维、工业、家具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杜涛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
-
威立雅亚太区董事长马凯:与苏伊士的合并是成功的|每日热文
2023-02-04 -
全球速递!非礼勿扰_风过无痕
2023-02-04 -
张明智_聚看点
2023-02-04 -
杂贺力王|天天快报
2023-02-04 -
【环球新要闻】谷歌离线安装包下载_谷歌安装包
2023-02-04 -
“视”关重大!为何开学前要给孩子做视力检查?这些原因你要知道|当前速讯
2023-02-03 -
02月03日从杭州出发到崇左的防疫政策
2023-02-03 -
今日热文:青岛海军博物馆核潜艇参观着装有要求吗?
2023-02-03 -
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你知道汽车上可以有多少塑料?|世界快播
2023-02-03 -
毕业后才发现,“师范生”和“医学生”的差距,一两句话都说不完|天天观点
2023-02-03 -
港股异动 | 艾美疫苗(06660)升12% 自研新冠mRNA疫苗LVRNA009开启一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
2023-02-03 -
同事嫉妒你,你就偷着乐吧。_全球新视野
2023-02-03 -
书画名家逸闻趣事
2023-02-03 -
辽宁盘锦回应网民建议办灯展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
2023-02-03 -
追剧热潮飙进旅游界_新消息
2023-02-03 -
孙俪晒夫妻合照秀恩爱,夸赞邓超春晚表现力,超哥自谦还不够完美 天天时讯
2023-02-03 -
环球通讯!华为畅享10plus导航键在哪设置_荣耀畅玩30plus导航键在哪开启
2023-02-03 -
江西发文扶持赣江航运业发展,最高奖励1600万元
2023-02-02 -
中山小榄镇元宵节临时交通管制路段 动态焦点
2023-02-02 -
工银医药健康股票A基金2022年四季报点评
2023-02-02 -
“平安返厦”交通补助最高1000元 厦门为外地职工返厦复工提供补贴
2023-02-02 -
刚刚通报:胡某宇系自缢死亡,还有更多细节 焦点速看
2023-02-02 -
河北高阳首场新春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2023-02-02 -
当前快播:特斯拉引发电动车降价潮,供应商或面临新压力
2023-02-02 -
割双眼皮老了之后有后遗症吗_割双眼皮老了之后会怎样
2023-02-02 -
花儿与少年嘉宾_关于花儿与少年嘉宾的基本情况说明介绍
2023-02-02 -
冰水混合物算纯净物吗对吗_冰水混合物算纯净物吗
2023-02-01 -
龙蟠科技: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3-02-01 -
饮鸩止渴的鸩是什么_饮鸩止渴含义简单介绍
2023-02-01 -
上海浦东146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总投资867亿元|环球微速讯
2023-02-01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